您的位置:好站点 > 暹罗 国号 历史 泰国的古称

暹罗 国号 历史 泰国的古称

2023-11-23 02:40 泰国的古称

 暹罗 国号 历史 泰国的古称

暹罗 国号 历史 泰国的古称

泰国的古称

暹罗,是中国对现东南亚国家泰国的古称(泰语为สยาม(Sayam),英语为Siam)。主体民族为泰人,信奉上座部佛教,自公元13世纪开国,先后经历了素可泰王朝、阿瑜陀耶王朝(大城王朝)、吞武里王朝、却克里王朝(曼谷王朝)四个时代。1939年6月24日改国号为“泰国”,1945年复名“暹罗”,1949年再度改名为“泰国”,沿用。吴汉泉《朝贡与利润:1652-1853年的中暹贸易》一书,考察了17-19世纪暹罗与中国在朝贡关系下对帆船贸易的互动与调适,并分析了中国对暹罗海外贸易与暹罗国内经济体制构建的重要作用

中文名

暹罗

外文名

Siam

气候条件

热带季风气候

人口数量

6600

著名景点

曼谷、普吉岛、清迈

所属洲

亚洲

首都

曼谷

主要城市

清迈、清莱、普吉、芭提雅等

国家领袖

拉玛八世(1935年―1946年)、拉玛九世(1946年―2016年)

官方语言

泰语

货币

泰铢

时区

UTC+7

政治体制

君主制

国土面积

513115 km²

国号

暹罗是中国人对古代泰国的称呼。宋元时代,中国人知道泰国的土地上有“暹国”和“罗斛国”两个国家,1296年,周达观作为中国元朝使团的一员前往真腊(柬埔寨),写了《真腊风土记》一书,书中就有“暹罗”之称(有学者认为原书并无该称呼,是后人误改)。1349年,南方的“罗斛国”(阿瑜陀耶)征服了“暹国”(素攀武里,一说素可泰),由于两国已合并,中国遂以“暹罗斛”来称之。1377年,明太祖朱元璋册封阿瑜陀耶国王为“暹罗国王”,于是“暹罗”这一名称正式固定下来,成为中文语境下对泰国的称呼(汉字文化圈其他诸国如日本、朝鲜、越南也采用“暹罗”之称)。

而当时泰人的自称并非是“暹罗”,他们自称本族为“泰”。在《泰语大辞典》中,“泰”(ไทย)有“自由人、不为奴、人、族称”四种含义。有人认为“泰”取自“自由”之意,即该族群摆脱了高棉人的控制获得自由,故自称为“泰”即“自由民”。也有人认为“泰”的本意就是“人”。对于泰人的来源,向来众说纷纭,有一派学者(泰国及西方为主)认为泰人是从今中国腹地南迁的(更有甚者认为南诏国为泰人建立,云南为泰人故土,后来受蒙古压迫才南迁的,受泛泰主义思潮的影响此说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被泰国官方接受并写入教科书);还有一派学者(中国居多)认为泰人“自古以来”就居于中南半岛,不存在南迁之说。

暹罗

泰人的第一个国家是兴起于1238年的素可泰王国,也就是中国史籍中所称的“暹国”。但这不是该国自定的国号,那为什么叫“暹”呢?Sayam或Siam最初是印度人对泰国地区乃至中南半岛的称呼,系梵语,有两种意思:黑色或黝黑皮肤;黄金或金黄色。早在1050年的占婆碑文中,就有暹人奴隶的说法,12世纪柬埔寨吴哥窟石刻中也提到了暹人士兵。可见“暹”(Siam或Sayam)是外界对泰人地域的称呼(如今缅甸称境内的泰人为“掸人”也是这个道理)。而泰人自己的国号观念则很弱,他们一般以都城来称呼本国,如都城在素可泰时,就自称为“阿那札素可泰”(อาณาจักรสุโขทัย),阿瑜陀耶、吞武里、曼谷等时代亦然。除此之外,泰人对自己国家还有一个共通的称呼,就是“勐泰”(เมืองไทย),意为“泰人之地”。近代泰国打开国门以后,亟需制定正式的国号,在1826年与英国签订的第一个条约《伯尼条约》及1855年正式开放通商的《鲍林条约》中,曼谷王朝都以“勐泰”作为自己的国号,但1856年批准《鲍林条约》时,曼谷王朝出于适应国际习惯的目的,采用外界的称呼Siam(中文通称“暹罗”,直译为“暹”),“暹罗”这才成为正式国号。

20世纪30年代以后,暹罗兴起了泛泰主义的思潮,秉持这种思想的暹罗军人銮披汶·颂堪粉墨登场,并在1938年成为总理。他的“军师”、泛泰主义理论家銮威集极力鼓吹以族名“泰”来取代“暹罗”(Siam或Sayam)国名,强调泰人是世界上最大的民族之一,在暹罗国内不仅有1300万人,在中国南部、法属印度支那和英属缅甸还有2300万人散居。为了联合他们和集中全体泰人的效忠,这个国家应该改名。1939年5月23日,暹罗政府通过决议 ,拟改国号为“泰国”,并征求民意,当局的解释有三:(一)“暹罗”(Siam或Sayam)一词系由外国语音译而来,并非泰语;(二)泰族人是由泰族人繁衍而来,为纪念泰族起见,所以应将暹罗改为“泰国”; (三)政府发给人民之各种文件常常写作“泰族”统治于“暹罗”,甚易被人误为泰族系为另一个名叫暹罗的民族。1939年6月24日,銮披汶政府在立宪革命(泰国1932年政变)7周年之际,正式发布《改国号告人民书》。就泰语而言,国名从巴特赛亚姆(ประเทศสยาม)改成巴特泰(ประเทศไทย);就英语而言,是从Siam变成Thailand;就中文而言,则是从“暹罗”变成“泰国”。 

銮披汶政府在二战期间采取亲日政策,日本渐落盟军下风时,銮披汶政府于1944年倒台,泰国又投向反法西斯阵营。由于“泰国”国号是泛泰主义的产物,被质疑为觊觎英、法、中治下的傣泰民族居住地区,故在1945年2月又恢复了“暹罗”旧称。1948年,銮披汶·颂堪卷土重来,再登首相宝座,1949年5月11日第二次改国号为“泰国”,此后再也没有变动,延续至今。

暹罗

历史

1238年,素可泰王国建立。公元14世纪中叶,泰人首领乌通王吞并了素可泰王国疆域,建立了阿瑜陀耶王朝(大城王朝),至18世纪中叶,其国土东部伸张到呵叻、尖竹汶,南至北大年,西抵丹那沙林、土瓦等地,北部兰那泰也为它所臣服。

公元15世纪中叶,戴莱洛迦纳王推行行政制度改革,制定了萨克迪纳制,国王授予全体皇族、各地方领主不同等级的爵位;同时,又按爵位的高低分别赐予不等数量的食田,平民百姓也可获得5莱(土地面积计量单位)土地。阿瑜陀耶时代生产发展,物产丰富,对外贸易不断扩大,中国史书记载,在公元1370~1643年之间,其使节来到中国访问和贸易达102次,中国明朝使者回访也有19次之多。清朝乾隆年间在广州设立“本港行”,专门办理对暹罗的贸易、税务等事项。阿瑜陀耶与西方国家尤其是荷兰葡萄牙等国商务交往也很频繁。

公元16世纪中叶以后,曾经盛极一时的阿瑜陀耶与缅甸发生旷日持久的战争,边境常陷于战乱之中,北部属国兰那泰有时也不得不向缅甸称臣。公元1767年4月京都被缅军攻陷,财物被抢劫,人口被掳掠,皇室、寺院、民房和典籍文物全部焚毁殆尽。

公元18世纪,时值缅甸入侵,在华裔民族英雄披耶达信的领导下,暹罗人民英勇反抗外族入侵,取得了复国斗争的胜利。随后迁都于吞武里,建立了吞武里王朝,达信被拥为王。他继续领导击退缅军的频频进攻,把四分五裂的国家重新统一起来。

公元18世纪中后叶,吞武里王朝部将昭披耶却克里即后来的拉玛一世,逐渐掌握政权,至公元1782年,拉玛一世正式登基,建都曼谷,建立却克里王朝(曼谷王朝),吞武里王朝灭亡。

曼谷王朝初期,君主继续实行等级森严的“萨克迪纳”制,加强中央集权统治。同时也对旧的徭役制度和税收制度进行改革。主要措施是减少服徭役时间和增加实物税的项目,因此人身依附得以减轻,由于吞武里、曼谷及其附近地区的开发,湄南河三角洲肥沃平原被开拓为新的农业耕作区,水稻耕植面积逐渐扩大,甘蔗、胡椒的种植也发展起来,制糖、制盐和金属加工工业也随之兴起,航海、造船以及与之相适应的木材开采加工工业也随着对外贸易的发达而发展起来。贸易和生产的发展吸引了中国南方尤其是广东沿海居民前来谋生,这些中国侨民受到当地居民和政府的欢迎。

近现代,曼谷王朝传至第四代君王,蒙固王,或称马古大帝(即拉玛四世,1851年~1868在位)时代,亚洲两个文明古国印度和中国已沦为西方列强的殖民地和半殖民地,蒙固王屈从于英国的压力,于1855年与英国政府代表J.鲍林签订了英暹通商条约。条约破坏了暹罗传统的司法独立、关税自主和宫廷垄断对外贸易的政策。其他西方列强也纷纷效法前来订约,从此暹罗沦为半殖民地。

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英法两国已经分别在暹罗东西两边建立英属印度和法属印度支那殖民地。1896年英法签订《关于暹罗等地的宣言》,将暹罗列为两个殖民地之间的“缓冲国”,其后英法于1904年划定势力范围:湄南河以东为法国势力范围,以西为英国势力范围。暹罗虽然没有成为列强殖民地,例外地成为东南亚地区中唯一保持名义上独立的国家,但是它已处在西方势力的团团包围之中。

第五代君王拉玛五世即朱拉隆功大帝(1868年~1910年在位)顺应历史发展潮流,借鉴西方国家经验,领导了一场近代化改革运动,引进西方的行政、税收、教育和军事制度,传统的“萨克迪纳”制为薪俸制所代替,废除奴隶制,国王聘请了外国顾问在政府各部门任职,又选送青年到西方留学,外交活动重心也倾向西方。暹罗走上了向西方学习的道路。西方政治思想的影响和1929年~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对暹罗的打击,导致了1932年6月24日政变的爆发,1932年6月,在一次不流血革命后,暹罗成为君主立宪制国家。从此暹罗制定了宪法,建立了君主立宪政体,1941年12月7日,日本发动太平洋战争,銮披汶·颂堪政府在日本逼迫下签订了攻守同盟条约,被绑上了日本战车,1942年1月25日又被迫向英美宣战,正式参加轴心国一方投入第二次世界大战,战时,日本曾将部分在缅甸和马来亚半岛北部占领地割让给暹罗,至1945年8月15日日本战败投降,暹罗随即在翌日宣布:“暹罗1942年1月25日对英美宣战宣言无效”,暹罗的“宣战无效”宣言被同盟国承认。

暹罗

政治

素可泰王朝

素可泰在巴利文里的意思是“幸福的黎明”。当时,泰国还没有统一的文字,因此用“素可泰”作为第一个王朝的年号,以表明新时期的开始。

素可泰王朝的君主为兰甘亨大帝,他被泰人尊称为“泰国之父”。他最大的贡献,是将高棉文改创为泰国自己的文字,这套书写字体在1292年铭刻碑文时开始启用,于是在1292年,泰文开始在全国流行。

素可泰王朝建立后,国泰民安,其势力开始向湄南河盆地流域扩展。公元十四世纪初,素可泰王朝的势力已经影响到整个马来半岛和老挝一带。

兰甘亨大帝团结各族,以平等方式对待泰族以外的少数民族,如高棉人、马来人和华人,他崇尚佛教,并派信徒到锡兰(斯里兰卡)学习佛经,从此小乘佛教开始在泰国占了主要的地位。

大城王朝

兰甘亨去世后,强盛一时的王朝日渐衰退。此时,泰国东部的一股泰族势力日益壮大,并很快蔓延到中部地区。1347年,一名太守的女婿拉玛铁菩提,结集兵力,在湄南河和巴塞河的汇合处建立了一座新城,取名“阿育他亚”(华人称为大城),并立号为王,这就是泰国的大城王朝的开始。

拉玛铁菩提称王后,立即开展外交和军事攻势,并且一统天下,他的精明思想和治国才能为大城王朝的基业奠定了基础。大城王朝维持了四百多年,经历三十三位君王。十五世纪末,绕非洲好望角至东方之航线开通后,欧洲人开始前往泰国通商,首先来到的是葡萄牙人,他们占领了马六甲海峡一带,于1512年抵达大城,从此,荷兰人、英国人、法国人亦相继而来。

1767年,缅军攻入大城,城内的王宫、佛寺、民房和艺术宝藏均被摧毁,昔日的辉煌殿阁,如今只存残垣败壁,荒草遍地,仅供游人凭吊而已。

吞武里王朝

大城王朝的京城在1767年沦陷,缅军留下士兵驻守,以对付泰人的反抗。但在泰国东南沿海一带,崛起了一支抗缅部队,主将原是大城王朝的将领郑信(中国史书称郑昭)。郑信是华人华裔,其父郑镛原籍广东潮汕澄海,由于家贫往泰国谋生,并与一泰族女子结婚,于1734年生下郑信。

大城被沦陷时,郑信率领随从逃出大城,于泰国东南的罗勇府建立基地,重新组织力量,半年后大举反攻。首先攻破了曼谷的西岸吞武里,继而乘胜追击,围攻大城,并和缅军展开血战,最后终于收复了大城。

郑信进城,目睹昔日大城只留下一片焦土,故决定迁都到湄南河西岸得吞武里,并建立起泰国的第三个王朝,吞武里王朝。重建家园的郑信,消灭了据地称雄的其他势力,收复失地,统一了泰国。然而,郑王由于宫廷的争权夺利,以及执政后期因妃嫔争宠而精神错乱,1782年在政变中死亡,时年四十八岁。吞武里王朝就此覆灭,为时只有十三年。

后人为纪念郑王收复失地统一国家的丰功伟绩,在吞武里区域内建立郑王庙,并在大罗斗圈广场中央塑造一座郑信纪念碑,碑上耸立着郑信骑马戎装铜像,策马挥剑,极之英武。每年12月28日郑王加冕之日,泰国王边亲临该铜像主持纪念仪式,民众循例在铜像附近举行郑王朝祭大典,举行两昼夜的庆祝活动。

曼谷王朝

郑信王朝被推翻后,其手下部将昭披耶却克里被加冕为王,在位为1782年到1809年,他就是拉玛一世王(拉玛是取自泰国民间传说的一位英雄),也称曼谷王朝,也就是延续到泰国王朝。是当今皇上哇集拉隆功大帝(拉玛十世王)的祖先。

一世王封王之后的第一件大事是把皇宫的地址从吞武里迁到曼谷,于是曼谷就成了泰国史上第四个国都。然后仿照大城的宫殿模式,开始建造新皇宫。他将旧城里所有劫后余生的工匠师傅全部找来,建成了举世闻名的建筑,大皇宫河玉佛寺,从此国泰民安,曼谷王朝已逾二百多年,而皇族仍为拉玛家族,国都依然是曼谷。

拉玛一世的继位者为拉玛二世(1809年―1824年),在位十五年。曾遣使赴北京两次,时为清朝嘉庆及道光年间。然而最受后世称道的是他在艺术方面的贡献,他所兴建和修复的曼谷庙宇不胜枚举,最著名的便是郑王庙(Wat Arun)。他还展开外交活动,并允许葡萄牙在曼谷设立第一个西方国家的大使馆。

拉玛三世王在位期间为1824年到1851年,他继续了暹罗重新对外开放的政策,成功地与中国进行了贸易,源源而入的中国彩色陶瓷使他倡导利用陶瓷片来装饰许多寺庙。他还是个极度虔诚的佛教徒,鼓励美国的传教士把西药和印刷引进了泰国,经过改良后使泰国开始有了泰文的印刷,天花疫苗也就是当时从美国引进的。

蒙库是拉玛三世的弟弟(1851年―1868年)他在继位拉玛四世王之前做过二十七年的和尚,他是曼谷王朝的英明国王之一,是泰国历史上第一位接受西方学术思想的国君,精佛学,重科学,知识渊博,通晓多种语言。他探研了许多学科,如西方历史、地理、数学、现代科学,尤其是天文学。他曾成功地推测出1868年8月18日将会出现日全食,当时许多欧洲和亚洲的科学家们持不相信的态度跑到泰国湾东南岸上观察,这一天,果然月亮挡在地球前面,整个太阳被遮掉了。蒙库的成功在东西方的天文学中倍受崇敬。为了抵抗西方国家的侵入,他与邻国化干戈为玉帛,又与西方多国建立外交关系,先后与英国、美国、法国、丹麦、荷兰、葡萄牙、比利时等国签订了条约。无疑,这种做法导致他的国家免遭外国的欺凌而沦为殖民地的命运。

继承蒙库王位的是他的儿子,当时他只有十五岁,继任为曼谷五世王,也就是泰国史上最著名的朱拉隆功大帝。

五世王大帝,英明睿智,高瞻远瞩,韬略艺世,攘外安内保国,在当时帝国主义步步逼近,耀武扬威下,大帝不为武力而屈服,整军经武和外交周旋力挽狂澜,终使泰国保得领土完整,主权独立。并亲手创建拍遵宗诰军官学校,培养了优秀的新一代军事人才,强化了保卫国军疆域的力量。

大帝屡次亲访西欧强国,汲取经验,将国政革新,设行政、法律、医学学院,改革税务和海关制度。大帝建成泰国第一条铁路、第一所医院,并创办完成了自来水、电力、电讯、电话系统。大帝在访欧期间,对文明国家的法治及民权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改变了宫廷规章制度,废止了古代的跪拜礼节,废除了奴隶制度,兴建学校、博物馆、图书馆。颁布国民教育制度,并在国内修筑了第一条铁路,发展道路系统,创办邮电局和暹罗的第一所医院(诗里拉医院)。历史学家称他执政时期为“维新时代”,实际上,这一时期是泰国现代化的开端。

朱拉隆功于1910年逝世,在位时间长达四十二年。后人为了纪念他的功绩,在曼谷国会大厦前放置他的铜像。每年十月廿三日他的祭辰之日,在此广场都举行隆重的纪念活动。

朱拉隆功的继位者瓦栖拉乌(Vajiravudh)为拉玛六世王,他出生于英国牛津,曾服役于英军。他的改革措施乃是以西方精神为指导。他的重要变革之一就是在1913年颁布诰令,要求臣民采用姓氏,从此改变了泰国只有名而没有姓的历史。他在全国推行初级教育,并成立曼谷的第一所大学,朱拉隆功大学。他的丰功伟绩中,意义最为深远的是要民众提高国家观念,藉以缔造爱国情操。六世王瓦栖拉乌很晚才结婚,他仅有的女儿是他在1925年过世的前一天才诞生的,于是王位由他的胞弟帕恰迪波(Prajahipok)接任。随着世界潮流,皇族的权力逐渐被宪法所限制,拉玛七世王执政时,结束了长达七百多年的君主专制,在1932年12月10日开始实行君主立宪,颁布宪法。从此泰国变为君主立宪的国家,即国王继续在位,由国会组织政府处理国家事务。

1935年七世王在英国宣布退位,他保留了素可泰亲王的荣誉头衔,并在英国度过余生。他十岁的侄子阿南塔·玛希敦(Ananda Mahidol)于是继位为拉玛八世王。在他尚在瑞士求学期间,由摄政会三人专职辅佐直到他学业完成。1945年,阿南塔·玛希敦国王满二十岁,全国人民欢天喜地地迎接他回来执政,可是事隔一年,于1946年6月9日,这位年轻的国王竟然在自己的卧房内中枪驾崩。于是他的弟弟普密蓬·阿杜德继位,即曼谷王朝第九世君主。

普密蓬·阿杜德在2016年逝世,继承他王位的是他的儿子玛拉·哇集拉隆功,称拉玛十世。

暹罗

疆域

暹罗国位于亚洲中南半岛中部,向南延伸到马来半岛北部,与老挝、柬埔寨、缅甸和马来西亚交界。东南濒暹罗湾,西南濒安达曼海,海岸线长约2600公里。

经济

古代,早在远古时代,在今泰国的领土上便有人类生息繁衍。20世纪60年代,在北碧府探拍洞遗址发现旧石器时代的粗糙石核和刮削石器,此外还发现中石器时代的石核工具和人类骨化石。在班考遗址出土大量石斧和新石器时代人类骨化石。在孔敬府能诺他遗址出土的有稻壳印的陶片,由此可以断定早在几千年前这里的人们已懂得栽培稻谷。

公元初年,在今泰国的北部和中部出现一些分散的、各自独立的政权。最早的有金邻国(即金陈国),位于今叻丕府境内。中国史籍《扶南异物志》载:“金邻一名金陈,去扶南可二千余里。地出银,人民多好猎大象,生得乘骑,死则取其牙齿”,其地隘古代东西交通之要冲。在这里出土有公元2世纪的铜质小佛像和希腊罗马式铜灯。

公元6世纪孟人建立波罗钵体国,该国后为真腊所吞并。10世纪在湄南河下游兴起了孟人国家罗斛国。

在泰国的北部边陲地区,很早便有泰人活动。13世纪兰那泰王国在清莱建立了政治中心后,泰人不断向南发展,先征服了孟人的哈利奔猜国,继占领了泰人的帕尧国,1296年建成了清迈城。兰那泰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又迁移至此。13世纪在湄南河上游称雄的素可泰王朝,国势兴盛,人民生活安定。在文化上的重要建树是吸收了古代巴利文、吉蔑文和孟文的优点,创造了符合泰语特点的泰人文字,并用这种文字刻写了碑铭,为兰甘亨国王歌功颂德和记载当时的社会生活。这种古泰文便是现代泰文的基础。同时,国王从锡兰引进了小乘佛教。著名的素可泰式的青铜佛像,便是这一时期的文化代表。素可泰与兰那泰通好,同中国关系密切。

暹罗

史籍记载

元史

暹国,当成宗元贞元年,进金字表,欲朝廷遣使至其国。比其表至,已先遣使,盖彼未之知也。赐来使素金符佩之,使急追诏使同往。以暹人与麻里予儿旧相仇杀,至是皆归顺,有旨谕暹人“勿伤麻里予儿,以践尔言”。

大德三年,暹国主上言,其父在位时,朝廷尝赐鞍辔、白马及金缕衣,乞循旧例以赐。帝以丞相完泽答剌罕言“彼小国而赐以马,恐其邻忻都辈讥议朝廷”,仍赐金缕衣,不赐以马。

明史

暹罗,在占城西南,顺风十昼夜可至,即隋、唐赤土国。后分为罗斛、暹二国。暹土瘠不宜稼,罗斛地平衍,种多获,暹仰给焉。元时,暹常入贡。其后,罗斛强,并有暹地,遂称暹罗斛国。

洪武三年,命使臣吕宗俊等赍诏谕其国。四年,其王参烈昭毗牙遣使奉表,与宗俊等偕来,贡驯象、六足龟及方物,诏赐其王锦绮及使者币帛有差。已,复遣使贺洪武四年正旦,诏赐《大统历》及彩币。

十年,昭禄群膺承其父命来朝。帝喜,命礼部员外郎王恒等赍诏及印赐之,文曰“暹罗国王之印”,并赐世子衣币及道里费。自是,其国遵朝命,始称暹罗;比年一贡,或一年两贡。至正统后,或数年一贡云。十六年,赐勘合文册及文绮、磁器,与真腊等。二十年,贡胡椒一万斤、苏木一万斤。帝遣官厚报之,二十一年,贡象三十、番奴六十。二十二年,世子昭禄群膺遣使来贡。二十三年,贡苏木、胡椒、降香十七万斤。

成祖即位,诏谕其国,永乐元年赐其王昭禄群膺哆啰谛剌驼纽镀金银印,其王即遣使谢恩。六月,以上高皇帝尊谥,遣官颁诏,有赐。八月复命给事中王哲、行人成务赐其王锦绮。九月命中官李兴等赍敕,劳赐其王,其文武诸臣并有赐。

先是,占城贡使返,风飘其舟至彭亨,暹罗索取其使,羁留不遣。苏门答剌及满剌加又诉暹罗恃强发兵夺天朝所赐印诰。帝降敕责之曰:“占城、苏门答剌、满剌加与尔俱受朝命,安得逞威拘其贡使,夺其诰印。天有显道,福善祸淫,安南黎贼可为鉴戒。其即返占城使者,还苏门答剌、满剌加印诰。自今奉法循理,保境睦邻,庶永享太平之福。”时暹罗所遣贡使,失风飘至安南,尽为黎贼所杀,止余孛黑一人。后官军征安南,获之以归。帝悯之,六年八月命中官张原送还国,赐王币帛,令厚恤被杀者之家。九月,中官郑和使其国,其王遣使贡方物,谢前罪。

七年,使来祭仁孝皇后,命中官告之几筵。

十四年,王子三赖波罗摩剌札的赖遣使告父之丧。命中官郭文往祭,别遣官赍诏封其子为王,赐以素锦、素罗,随遣使谢恩。十七年命中官杨敏等护归。以暹罗侵满剌加,遣使责令辑睦,王复遣使谢罪。宣德八年,王悉里麻哈赖遣使朝贡。

初,其国陪臣柰三铎等贡舟次占城新州港,尽为其国人所掠。正统元年,柰三铎潜附小舟来京,诉占城劫掠状。帝命召占城使者与相质。使者无以对,乃敕占城王,令尽还所掠人物。已,占城移咨礼部言:“本国前岁遣使往须文达那,亦为暹罗贼人掠去,必暹罗先还所掠,本国不敢不还。”三年,暹罗贡使又至,赐敕晓以此意,令亟还占城人物。十一年,王思利波罗麻那惹智剌遣使入贡。景泰四年,命给事中刘洙、行人刘泰祭其故王波罗摩剌札的赖,封其嗣子把罗兰米孙剌为王。天顺元年赐其贡使鈒花金带。六年,王孛剌蓝罗者直波智遣使朝贡。

成化九年,贡使言天顺元年所颁勘合,为虫所蚀,乞改给,从之,十八年遣使朝贡,且告父丧,命给事中林霄、行人姚隆往封其子国隆勃剌略坤息剌尤地为王。弘治十年入贡。时四夷馆无暹罗译字官,阁臣徐溥等请移牒广东,访取能通彼国言语文字者,赴京备用,从之。正德四年,暹罗船有飘至广东者,市舶中官熊宣与守臣议,税其物供军需。事闻,诏斥宣妄揽事柄,撤还南京。十年进金叶表朝贡,馆中无识其字者。阁臣梁储等请选留其使一二人入馆肄习,报可,三十二年遣使贡白象及方物,象死于途,使者以珠宝饰其牙,盛以金盘,并尾来献。帝嘉其意,厚遣之。

隆庆中,其邻国东蛮牛求婚不得,惭怒,大发兵攻破其国。王自经,掳其世子及天朝所赐印以归。次子嗣位,奉表请印,予之。自是为东蛮牛所制,嗣王励志复仇。万历间,敌兵复至,王整兵奋击,大破之,杀其子,余众宵遁,暹罗由是雄海上。移兵攻破真腊,降其王。从此岁岁用兵,遂霸诸国。

六年遣使入贡。二十年,日本破朝鲜,暹罗请潜师直捣日本,牵其后。中枢石星议从之,两广督臣萧彦持不可,乃已。其后,奉贡不替。崇祯十六年犹入贡。其国,周千里,风俗劲悍,王,琐里人,官分十等,自王至庶民,有事皆决于其妇,其妇人志量,实出男子上,崇信释教,男女多为僧尼,亦居菴寺,持斋受戒。衣服颇类中国。富贵者,尤敬佛,百金之产,即以其半施之。气候不正,或寒或热,地卑湿,人皆楼居。男女椎结,以白布裹首。富贵者死,用水银灌其口而葬之。贫者则移置海滨,即有群鸦飞啄,俄顷而尽,家人拾其骨号泣而弃之于海,谓之鸟葬。亦延僧设斋礼佛,其贡物,有象、象牙、犀角、孔雀尾、翠羽、龟筒、六足龟、宝石、珊瑚、片脑、米脑、糠脑、脑油、脑柴、蔷薇水、碗石、丁皮、阿魏、紫梗、藤竭、藤黄、硫黄、没药、乌爹泥、安息香、罗斛香、速香、檀香、黄熟香、降真香、乳香、树香、木香、丁香、乌香、胡椒、苏木、肉豆蔻、白豆蔻、荜茇、乌木、大枫子及撒哈剌、西洋诸布。其国有三宝庙,祀中官郑和。

清史稿

暹罗,在云南之南,缅甸之东,越南之西,南濒海湾。顺治九年十二月,暹罗遣使请贡,并换给印、敕、勘合,允之。自是奉贡不绝。

康熙二年,暹罗正贡船行至七洲海面,遇风飘失护贡船一,至虎门,仍令驶回。三年七月,平南王尚可喜奏暹罗来餽礼物,却不受。其年,议准暹罗进贡,正贡船二艘,员役二十名,补贡船一艘,员役六名,来京,并允贸易一次。康熙三年十一月,国王遣陪臣等赍金叶表文,文曰:“暹罗国王臣森列拍腊照古龙拍腊马?虖陆坤司由提呀菩埃诚惶诚恐稽首,谨奏大清皇帝陛下。伏以新君御世,普照中天,四海隶帡幪,万方被教化。卑国久荷天恩,倾心葵藿,今特竭诚朝贡,敬差正贡使握坤司吝喇耶迈低礼、副贡使握坤心勿吞瓦替、三贡使握坤司敕博瓦绨、大通事揭帝典,办事等臣,梯航渡海,赍上金叶表文、方物进献,用伸拜舞之诚,恪尽远臣之职。伏冀俯垂天听,宽宥不恭,微臣不胜瞻天仰圣战栗屏营之至,谨具表以闻。御前方物:龙涎香、西洋闪金缎、象牙、胡椒、豆蔻、沉香、乌木、大枫子、金银香、苏木、孔雀、六足龟等;皇后前半之。”帝锡国王缎、纱、罗各六;金缎、纱、罗各四,王妃各减二。正副使等赏赉有差。定暹罗贡期三年一次,贡道由广东,常贡外加贡无定额。贡船以三艘为限,每艘不许逾百人,入京员役二十名,永以为例。

十二年,贡使握坤司吝喇耶迈低礼等至,具表请封。四月,册封暹罗国王,赐诰命及驼钮镀金银印,令使臣赍回。诰曰:“来王来享,要荒昭事大之诚;悉主悉臣,国家著柔远之义。朕缵承鸿绪,期德教暨於遐陬,诞抚多方,使屏翰跻於康乂。彝章具在,涣号宜颁。尔暹罗国森烈拍腊照古龙拍腊马?虖陆坤司由提呀菩埃秉志忠诚,服躬礼义,既倾心以向化,乃航海而请封。砺山带河,克荷维籓之寄;制节谨度,无忘执玉之心。念尔悃忱,朕甚嘉尚。今封尔为暹罗国王,锡之诰命,尔其益矢忠贞,广宣声教,膺兹荣宠,辑乃封圻。於戏!保民社而王,纂休声於旧服;守共球之职,懋嘉绩於侯封。钦哉,无替朕命!”

二十三年,王遣正使王大统、副使坤孛述列瓦提,赍金叶表入贡。帝谕暹罗进贡员役,有不能乘马者,官给夫轿,从人给舁夫。先是贡船抵虎跳门,守臣查验后,进泊河干,封贮货物,俟礼部文到,方准贸易。至是疏请嗣后贡船到广,具报即准贸易,并请本国采买器用,乞谕地方官给照置办,允之。颁赏暹罗之鞾,始折绢。贡使回国,礼部派司官、笔帖式各一人伴送。二十四年,议定暹罗国王原赏缎三十四,今加十六,共表里五十。四十七年,贡驯象二、金丝猴二。是年,礼官议准暹罗贡船压舱货物在广东贸易,免其徵税。

六十一年,部议暹罗入贡照安南国例,加赐国王缎八、纱四、罗八、织金纱罗各二;王妃缎、织金缎、纱、织金纱、罗、织金罗各二。是年,国王奏称彼国有红皮船二,前被留禁,请令广东督抚交贡使带回。帝可其请,并谕礼部曰:“暹罗米甚丰足,若运米赴福建、广东、宁波三处各十万石贸易,有裨地方,免其税。部臣与暹罗使臣议定,年运三十万石,逾额米粮与货物照例收税。

雍正二年十月,广东巡抚年希尧陈暹罗运米并进方物,诏曰:“暹罗不惮险远,进献谷种、果树及洋鹿、猎犬等物,恭顺可嘉。压船货物概免徵税,用奖输心向化之诚。”六年,帝谕暹罗商船运来米谷永远免税。七年,常贡有速香、安息香、袈裟、布疋等,时贡使呈称“京师为万国景仰,国王欲令观光上国,遍览名胜,归国陈述,以广见闻”。帝命贤能司官带领游览,并赏银一千两,遇所喜物购买。使臣复称本国产马甚小,国王命购数匹带归,允之,命马价向内库支给。复赐国王御书“天南乐国”扁额、缎二十五、玉器八、珐琅器一、松花石砚二、玻璃器二、瓷器十四。贡使赴广采买京弓、铜线等物,复诏赏给。

乾隆元年六月,国王遣陪臣朗三立哇提等赍表及方物来贡,增驯象一只,金缎二疋、花幔一条,并言昔赐蟒龙袍藏承恩亭上,历世久远,难保无虞,恳再赐一二袭。帝特赏蟒缎四疋。礼部奏暹罗照丕雅大库呈称伊国造福送寺需铜,恳弛禁,议弗许,帝特赏八百斤。八年,诏暹罗商人运米来闽、粤诸省贸易,万石以上免船货税银十之五,五千石以上免十之三。其米照市价公平发粜。若民间米多,官为收购,以补常平社仓,或散给沿海标营兵粮之用。十三年,入贡方物外,附黑熊一、斗鸡十二、太和鸡十六、金丝白肚猿一。十四年,国王遣陪臣朗呵派提等入贡,锡御书“炎服屏籓”四字。十六年,帝谕闽督喀尔吉善等筹办官运暹罗米法。疏陈非便,并言不如奖励商人赴暹罗运米至二千石以上者,予议叙给顶戴,从之。十八年,国王遣使入贡,恳赐人葠、缨牛、良马、象牙、及通彻规仪内监。礼臣不可,帝加赐人葠四斤,特饬使臣归国晓谕国王“恪守规制,益励敬恭”。二十二年,入贡,特赐其王蟒缎、锦缎各二,闪缎、片金缎各一,丝缎四,玉器、玛瑙各一,松花石砚二,珐琅器十有三,瓷器百有四。三十一年,暹罗入贡,赐与前同。

顷之,两广总督李侍尧奏暹罗为花肚番所破,缴还原颁赐物。花肚番即缅甸也。当其时,缅甸攻暹罗,进围其国都阿由提亚,三月陷之,杀其王,暹罗遂亡。

缅甸酋懵驳既破暹罗,恃强侵云南边,高宗叠遣将军明瑞、大学士傅恒、将军阿桂、阿里衮等征之,缅甸调征暹罗军自救。阿由提亚之陷也,暹罗守长郑昭方率军有事柬埔寨,闻都城陷,旋师赴援,叠与缅甸战,构兵数年。既以缅甸困于中国,郑昭乘其疲敝击破之,国复。昭,中国广东人也。父贾于暹罗,生昭。长有才略,仕暹罗。既破缅军,国人推昭为主,迁都盘谷,镇抚绥辑,国日殷富。四十六年,郑昭遣使朗丕彩悉呢、霞握抚突等入贡,奏称暹罗自遭缅乱,复土报仇,国人以诏裔无人,推昭为长,遵例贡献。帝嘉之,宴使臣於山高水长。所贡方物,收象一头、犀角一石,馀物准在广东贸易,与他货皆免税。特赐国长蟒缎、珍物如旧制。

四十七年,昭卒,子郑华嗣立,屡破缅,缅酋孟陨不能敌,东徙居蛮得勒。五十一年,华遣使入贡御前方物:龙涎香、金钢钻、沉香、冰片、犀角、孔雀尾、翠皮、西洋毡、西洋红布、象牙、樟脑、降真香、白胶香、大枫子、乌木、白豆蔻、檀甘密皮、桂皮、螣黄,外驯象二。中宫前无象,物半之。并请封。十二月戊午,封郑华为暹罗国王,如康熙十二年之例锡之诰印。

先是缅甸惮国威内附,后屡为暹罗所败,五十三年,来贡,乞谕暹罗罢兵。五十四年正月,帝赐郑华敕曰:“朕惟自古帝王功隆丕冒,典重怀柔,凡航海梯山重译而至者,无不悉归涵育,咸被恩膏。尔暹罗国王郑华远处海隅,因受封籓职,遣使帕使滑里逊通亚排那赤突等恭赍方物,入贡谢恩,具徵忱悃。朕念尔国与缅甸接壤,往者懵驳、赘角牙相继为暴,侵陵尔国,兴师构怨,匪尔之由。今缅甸孟云新掌国事,悔罪输诚,籥求内附,已於其使臣回国时谕令孟云与尔国重修和好,毋寻干戈。尔亦宜尽释前嫌,永弭兵衅,同作籓封,共承恩眷。兹特赐国王丝、币等物,尚其祇受嘉命,倍笃忠忱,仰副眷怀,长膺天宠。钦哉!”

乾隆五十五年,郑华咨称:“乾隆三十一年,乌肚构兵,国破君亡。其父郑昭光复故物,十仅五六。旧有丹荖氏、麻叨、涂怀三城,仍被占据,恳谕令乌肚归还,以复国土之旧。”粤督郭世勋以闻。帝念暹罗所称之“乌肚番”即缅甸。前缅甸与暹罗诏氏构兵,系已故缅酋懵驳,非今王孟云之事。丹荖氏等三城,亦系诏氏在国时被缅甸侵占,非郑氏国土。相安年久,自应各守疆界,是年,入贡,因庆祝万寿,加进寿烛、沉香、紫胶香、冰片、燕窝、犀角、象牙、通大海、哆啰呢九种,帝亦加赐国王御笔“福”字。六十年,暹罗破柬埔寨,取阿可耳及破丁篷二地。

嘉庆元年,暹罗遣使进太上皇帝、皇帝汉、番字金叶表文并方物。正月,命使臣与宁寿宫千叟宴,赐正使圣制千叟宴诗一章。二年,遣使贺归政及登极,贡龙涎香、冰片等二十四种。帝奉太上皇帝命赐郑华敕曰:“九服承风,建极著会归之义,三加锡命,乐天广怙冒之仁。旧典维昭,新纶用沛。尔暹罗国王郑华屡供王会,久列籓封。兹於嘉庆二年,复遣使臣奉表入贡,鉴其忱悃,允荷褒扬。至以天朝叠庆重熙,倍呈方物,具见输诚效顺,弗懈益虔。国家厚往薄来,字小柔远,自有定制。第念尔国僻处海陬,梯航远涉,其所备物若从摈却,劳费转多,特饬收受,加赐文绮等物。嗣后止宜照常进呈一分,以示体恤。王其祇承眷顾,益懋忠纯,永膺蕃庶之恩,长隶职方之长。钦哉!”三年,召暹罗使臣宴重华宫。五年,国王遣使赍祭文、仪物,诣高宗纯皇帝前进香,并献方物。

十年,暹罗贡表,言与缅甸战获捷,有诏和解之。

十四年,遣使祝嘏,加赏正副使筵宴重华宫。秋,郑华卒,世子郑佛继立。遣使入贡请封,遭风沉失贡物九种,帝谕不必补进。十五年,封郑佛为暹罗王,给诰命、驼钮镀金银印,交使赍回。十八年冬,总督蒋攸銛奏暹罗正贡船在洋焚毁,仅副贡船抵粤,副使唧拔察哪丕汶知突有疾,闻正贡船遭焚,惊惧,益剧,不能即赴都。帝命副使留粤调治,所存贡物十种,派员送京,失物毋庸补备。且谕曰:“暹罗国王抒忱纳赆,沿海申虔,即与到京赍呈无异。例赏物件及敕书,交兵部发交两广总督颁给。”嘉庆十九年,暹罗王闻贡船焚毁,补备方物入贡,遇飓风,船漂散。二十年秋,正副贡船先后抵粤,蒋攸銛以闻。仁宗嘉其恭顺,谕曰:“暹罗向系三年一贡,又届入贡之期。此次方物,可作二十一年例贡。”暹罗王复表请准用内地水手驾驶,部议驳之。

道光元年,暹罗远征马来半岛开泰州,悬军深入,破沙鲁他军,南下服派拉克,进与色兰格耳国战,以军疲,由新格拉而还。三年,遣使入贡贺万寿。四年,郑佛在位十五年,传位其子郑福。道光五年,遣使入贡请封,仍封郑福为暹罗王。福朝贡益恭。

咸丰元年,郑福卒,弟蒙格克托继立,遗使进香并赍递表文、方物,二年,徐广缙奏:“暹罗国王遣使补进例贡,并请敕封,现已行抵粤东。”帝命贡使来京,给嗣王诰命。时当粤匪乱炽,贡使竟不能至,入贡中国亦於此止。此后暹罗遂为自主之国矣。

蒙格克托通佛学,善英语,用欧人改制度,行新政,国治日隆,复与英、法诸国订约,遣使分驻各国。同治七年,蒙格克托卒,子抽拉郎公继立,废奴隶,行立宪。北部乱贼蜂起,讨平之。法既吞越南,复迫暹罗割湄江东地。光绪十九年,国王派军驻守。法藉口暹罗侵越南,出兵占孔格沙丹格、托伦格二地,复进据老挝之加核蒙隆拍拉朋。暹军败退湄河西岸,法复以海军攻盘谷海港,暹人惧,乞和。既,英人疾法日盛,不益于己,乃与法立约,保证湄南属暹罗,暹罗赖以少安,致力国政,日蒸富强。宣统二年,卒,子马活提路特立。

暹罗版图,北纬六度至二十度,东经九十七度至一百七度,设枢密院,国王选亲贵勋臣充之,国之大事皆谘询而行。中央称畿甸省。全国分十七州,置总督。州下有县、郡、村。人口八百万,中国人占三分之一。常备军三万人,战时可增十倍。海军有炮舰、水雷艇数艘。制造枪炮厂、造船所皆备。暹罗叠出英君,政治修明,故介於英、法诸大国属地,而能自保其独立也。

暹罗

参考资料

1.朝贡?还是贸易?——中暹关系的多重面向·光明网

阅读全文
以上是好站点为你收集整理的 暹罗 国号 历史 泰国的古称全部内容。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相关文章
© 2024 好站点 haozhandian.com 版权所有 联系我们
桂ICP备12005667号-31 Powered by C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