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态特征
灌木,高达2米,通常无毛,据说有时被“褐色绒毛”;叶厚,新鲜时略肉质,倒披针形或倒卵形,顶端钝和有时短渐尖,基部楔形,长6-12厘米,宽3-5厘米,全缘,具平整或微弯的边缘,无毛,深绿色,具极模糊或不明显的腺点;侧脉极细和不明显,连成边缘脉;花序具梗,亚伞形花序或复伞房花序,近顶生或腋生于特殊花枝的叶状苞片上,花枝基部膨大或具关节;花粉红色至白色,长5-8毫米;萼片圆形,花蕾时呈覆瓦状排列,边缘干膜质和具细缘毛,具厚且黑色的腺点;花瓣广卵形,具黑点;雄蕊与花瓣近等长,花药披针形,顶端点尖,背部具黑腺点;果直径约8毫米,红色至紫黑色,具极多的小腺点,新鲜时多少肉质。
生长环境
生长于海滩、红树林沼泽边缘、潮汐河边和泥炭沼泽等靠近海岸的沙质土壤中;海拔高达30米。该植物通常出现在年平均降雨量为1500毫米或更多的地区。植物耐阴,但在充足的阳光下也能生长。喜欢潮湿甚至潮湿、肥沃的土壤,并且可以在粘土中生长。 生性强健,耐风、耐阴、抗瘠。不择土质,但以砂质壤土最佳,全日照、半日照均理想。性喜高温多湿,生育适温为22-32℃。
分布范围
原产于孟加拉国、印度尼西亚(婆罗洲、爪哇、苏拉威西岛、苏门答腊)、柬埔寨、印度、老挝、马来西亚、马尔代夫、缅甸、琉球群岛、新几内亚岛、尼科巴群岛、菲律宾、斯里兰卡、中国台湾、泰国、越南、中国台湾(台东—火烧岛)。百慕大、库克群岛、萨尔瓦多、美国(佛罗里达、夏威夷)、圭亚那、牙买加、毛里求斯、澳大利亚(北领地、昆士兰)、波尔图黎各、塞舌尔、社会群岛、特立尼达和多巴哥、委内瑞拉、向风群岛、中国台北等地有引种栽培。
生长习性
东方紫金牛是一棵快速生长的树,该物种在第一年可能长到1米,但幼苗和已形成的灌木生长很慢,通常一年只有25-50厘米的高度。当植物不超过2米高时,植物可以在2-4年内从种子开始开花并产生种子。该植物全年零星开花结果。该植物的可能寿命在10-25年之间。
繁殖方法
播种繁殖,春拿秋季均能育苗。 大约99%的新鲜种子都是可以播种的。在商业盆栽混合物中播种时无需任何预处理,75%的种子在播种后42-81天内发芽。
栽培技术
栽培应选择湿润、排水良好的土壤。栽植在春季进行,成活率高。最好随起随栽.小苗移栽需蘸泥浆,大苗需带土球。栽前要挖大穴,施足腐熟有机肥,栽后要充分灌水,浇足、浇透。生长期可施追肥.每季1次。全年均可修剪整枝,植株老化施以强剪更新。
主要价值
全株整洁,新芽长出时为红褐色,与绿叶相衬,对比明显。终年常绿果实紧凑鲜艳,是常见观赏植物。 东方紫金牛适于绿篱、修剪造形、庭园美化或大型盆栽。 鲜花和水果被煮熟作为调味品。据说叶子产生的汁可以缓解胸骨后疼痛,叶子用于舒缓和治愈伤口。
物种危害
在夏威夷被宣布为有毒杂草。它生长迅速,在牧场和密合森林中形成密集的单型林,阻止所有其他物种的建立。